,扬基竞技场为贝比-鲁斯(Babe Ruth)量身打造的短浅右外场,芬威公园的“绿色怪物”,瑞格利球场的常春藤,城市巨蛋震耳欲聋的主场氛围等等都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今天介绍的这一场经典比赛正是与其所在球场的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7年国联第163场附加赛洛基坐镇“击球员天堂”库尔斯球场(Coors Field)与做客的教士一同奉献的那一场进攻大战
很多球迷都听过库尔斯球场“击球员天堂”或“投手地狱”的绰号,但它这样的特性却远非只靠球场尺寸就能解释。从球场尺寸而言,众所周知,每座球场本垒打墙的形状和与本垒的距离都不一样。而从防守方的角度,当球场小,本垒打墙与本垒板距离近的时候,虽然更容易击出本垒打,但由于外场面积更小,防守成功的可能性也增加了。换言之,一般情况下在一座较小的球场里,击球员的数据往往是本垒打数量多,而形成安打的机会较低,而在较大的球场里,击球员的数据则会是本垒打数量少,而打击率则会相对高一些。
比如我们说起“扬基快艇”乔-迪马吉奥(Joe DiMaggio)的伟大生涯时往往会惋惜他作为一名右手击球员,旧扬基竞技场无比宽广的左外场吞噬掉了他击出的接近100颗在其他球场能形成本垒打的深远飞球,让他的生涯本垒打数“只有”361支。但是反过来说,也正是旧扬基竞技场深远的左外场让对方的外场手难以面面俱到,才让那震古烁今的连续56场安打纪录成为可能。然而比起其他球场本垒打产量和打击率难以两全的客观规律,洛基的库尔斯球场却能够小孩子才做选择,而我鱼和熊掌都要。
从球场尺寸而言,库尔斯球场从左外场到右外场距离本垒板最近的一点长度都接近350英尺,而中外场离本垒板最远处的距离则超过410英尺,外场的面积是大联盟各队主场中数一数二的。按照常理,在库尔斯球场打球本来应该是容易击出安打,但相对不容易击出本垒打,可是坐落于落基山脉的库尔斯球场却因为山区空气稀薄,含水量低,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阻力小,在同样力度下飞行的距离会比在沿海地区空气湿度大的球场远得多。正因如此,在库尔斯球场打球,击球员不但打击率奇高,本垒打的产量同样很多。
正因为库尔斯球场“击球员天堂”的特性,洛基在1995年搬入这座球场以来遇到了很多建队方面的困难。自由市场上的优秀投手顾忌库尔斯球场会伤害自己的数据,往往不愿意加盟洛基,而当洛基的击球员们打出好的表现时则总会被视作理所当然,而得不到应有的赞扬。在洛基建队的头14年里,只在1995年打进过一次季后赛,其他绝大部分的年份都在分区倒数第一或第二的位置挣扎。
2007年的洛基尽管迎来了天才游击手特洛伊-图洛维茨基(Troy Tulowitzki)的第一个完整赛季,进攻线上还有当年击出领先国联的137分打点和.340打击率的左外场手马特-霍勒迪(Matt Holliday)和仍在巅峰尾巴的第二代“洛基山神” 托德-希尔顿(Todd Helton),但在九月初的时候,尽管胜率难得过半,但是在那个每个联盟只有一张外卡的年代,看上去他们还是将遗憾地与季后赛无缘。在一波三连败后的9月15日,洛基仅以76胜72败的成绩排在国联西区第四,落后同是国联西区的外卡领头羊教士4.5个胜场。考虑到在外卡的排名中,洛基前方还有三支球队,在赛季仅剩14场的情况下抹平这样的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奇迹的2007年中,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从9月16日开始的赛季第149场到9月30日的赛季第162场比赛,洛基以一波不可思议的14战13胜强势收尾,其中包括了在客场接连横扫了竞争国联外卡的对手道奇和教士,硬是在常规赛季的第162场以89胜73败的成绩追平了外卡领跑者教士,逼出了一场在库尔斯球场举行的名为常规赛,实则生死战的第163场附加赛决定该赛季国联外卡的归属。
相比于重攻轻守的洛基,他们的对手教士则是另一个极端。教士位于太平洋沿岸圣迭戈的沛可球场场地大,且空气水分高,极难击出本垒打,是当时著名的投手天堂,正因如此,教士的建队方略以培养投手为主,将要在这一场定胜负的生死战中为他们先发的正是当年投出了国联投手三冠王表现的超级王牌杰克-皮维(Jake Peavy),而在牛棚末端守护胜利的则是大联盟历史上第一位达成600次救援成功的未来名人堂终结者“地狱丧钟”特雷沃-霍夫曼(Trevor Hoffman)。教士也寄希望于这两位顶级投手强强联合,征服令投手们闻风丧胆的库尔斯球场。
然而从比赛的一开始,在库尔斯球场凛冽的山风中,习惯了圣迭戈阳光沙滩的皮维就感受到了不适,第一局下半,前三名洛基击球员都上垒成功,此时走上打击区的是洛基队史继外场手拉里-沃克(Larry Walker)之后的第二位队史级领军人物一垒手希尔顿。
在希尔顿生涯最为巅峰的2000年曾经打出过.372打击率,42支本垒打,59支二垒打,147分打点的夸张数据。尽管国内的球迷总是将他称为第二代“山神”,但他出色的打击表现却绝非仅仅依靠库尔斯球场和落基山脉的加持。在2000-04年这五年间,排除掉球场影响,使用调整后攻击指数(OPS+)检视希尔顿的进攻数据赫然发现他在那个强打林立的年代竟然高居国联第三,仅次于巴里-邦兹(Barry Bonds)和阿尔伯特-普侯斯(Albert Pujols)这两位怪物级击球员。
2007年时已经34岁的希尔顿依旧处在巅峰的尾巴,在进入这场比赛之前也有.320打击率的输出,只不过这位整个职业生涯都与洛基荣辱与共的名将在此战之前还从未有过季后赛的经历,梦想如此接近他绝对不愿错失机会,面对从一开始就状态不佳的皮维,希尔顿的高飞牺牲打帮助洛基首开纪录。随后洛基又凭借加雷特-阿特金斯(Garrett Atkins)的带打点安打再拿1分。再加上洛基接手约维特-托瑞尔巴(Yorvit Torrealba)在第二局下半的阳春炮,主场作战的洛基很快取得了3-0的领先。
可是洛基山是公平的,三分的领先在广阔的库尔斯球场中绝不是一个保险的优势。面对洛基的滚地球投手约什-佛格(Josh Fogg),教士在第三局上半开始反攻。先是皮维作为投手令人意想不到的安打掀开进攻的序幕,然后在满垒有人时,教士的墨西哥巨炮阿德里安-冈萨雷斯(Adrian Gonzalez)作为教士阵中最出色的击球员当仁不让地轰出一发满贯炮,一举扭转球队颓势,帮助教士4-3反超比分,看来这就将是一场典型的库尔斯球场风格的进攻大战。
在冈萨雷斯的满贯炮之后,教士再次在这一局填满垒包,并靠着一支滚地球自杀打再拿1分,三局上半结束,一开始处于落后的教士反而取得了5-3的领先。三局下半,为落后的洛基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希尔顿,他的一发中右外场深远阳春炮帮助洛基追回一分。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看这场比赛,我们会发现两队主帅的思维较为传统,更信任先发投手,以至于在先发投手完全失控的情况下,并没有像最近几年的重要比赛那样迅速使用牛棚。尤其是教士一方对整个赛季发挥出色的皮维的信任程度更是与今天的灵活快速的调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哪怕第五局下半,图洛维茨基靠着霍勒迪的带打点安打将比分改写为了5-5,皮维依旧巍然不动。
在外场宽广的库尔斯球场,一名覆盖范围大的中外场手能帮助投手减少很多丢分,然而在这场比赛中教士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在9月底,他们曾经获得过三座金手套奖的中外场手迈克-卡梅隆(Mike Cameron)因为拇指韧带受伤无法打击不得不坐上替补席,对于教士而言失去的不光是他在这个赛季里21支本垒打的火力,更是他对外场的覆盖能力。
第六局下半,教士对皮维的过度信任和卡梅隆缺阵的双重影响让教士付出了代价。在这个半局中,洛基击出了两支中外场方向深远的高飞球,但是在呼啸的山风中,教士中外场手布雷迪-克拉克(Brady Clark)出现判断失误,让这两球飞过了自己的头顶,形成了两支三垒打。正是靠着这独属于库尔斯球场的进攻,洛基从皮维手中再拿1分,将比分超出为6-5。
第七局下半,当皮维再被对手攻上得点圈之后,教士终于想起撤下这位王牌投手。最终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投手留下了6.1局失6分,被击出10支安打的糟糕数据,以败投候选的身份黯然退场,自责分率也从赛前的2.36升到了2.54,所幸这并不影响他最终以19胜6败,2.54自责分率,240次三振的投手三冠王表现拿下那一年的国联赛扬奖。
不过这场精彩的对攻大战远没有随着先发投手的退场而结束,在第八局上半,教士也从洛基终结者布莱恩-富恩特斯(Brian Fuentes)手中攻下扳平分,双方以6-6的比分打完第九局进入延长赛。和我们上周介绍的比赛一样,第163场附加赛虽然激烈程度堪比季后赛,但是人员配置依旧是按照常规赛9月大名单扩军后的阵容进行的,手中人员充足的双方主帅在这场比赛中也是毫不吝啬使用代跑和代打,可是面对以逸待劳的救援投手,双方的火力却稍微消缓了一些,从第九局到第12局中都互交白卷。
第13局上半,教士换上了右投豪尔赫-胡里奥(Jorge Julio)。胡里奥在2007年的自责分率超过5,可是在这样一场漫长的大战之中,他也不得不作为洛基本场登板的第八位救援投手上场投球。很多第一次面对重大比赛的投手往往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情不自禁地希望用尽全身力量投球。然而过犹不及,用这样的身体姿态投球固然球速能够更快,但往往控球上也会丧失准心。
这一场的胡里奥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面对教士的第一名击球员送出了保送,而在面对第二名击球员斯科特-哈利斯顿(Scott Hairston)时又陷入了1坏0好的劣势球数。慌忙之中,为了找回控球的感觉,胡里奥送出了一个位置正中的直球。尽管在这个打席之前,赛季仅有10支本垒打的哈利斯顿绝对称不上一名强打,可是在落基山脉山风和稀薄空气的加持下,哈利斯顿挥出的高飞球还是轻松飞过左外场的本垒打墙,形成一支两分炮,教士8-6再度取得领先。
在15年前的2007年,主帅们对于投手的使用模式十分保守且固定,除了前文中提到过的对先发投手的高度信任之外,对终结者的使用同样与今天不同。如果是今天,无论主场还是客场,主帅往往会在第九局就让终结者登场投球,避免出现最好的救援投手还没来得及登场就输掉比赛的悔恨结局。然而在15年前,客场作战的球队往往会一直将终结者按在牛棚,直到球队取得领先才按部就班地让他们上来关门。
取得了两分的领先,第13局下半,教士终于可以换上他们的终结者霍夫曼了。霍夫曼早在一年前的2006赛季就打破了李-史密斯(Lee Smith)的生涯478次救援成功纪录,成为大联盟历史救援纪录的保持者。在他出场的时候,伴随的BGM是摇滚乐团AC/DC的名曲《地狱丧钟》(Hells Bells),仿佛随着钟声响起,霍夫曼走上投手丘,比赛就已经结束了。作为一名救援投手,在生涯早期因为肩伤无法投出时速在95英里以上的直球的霍夫曼开发出了令对方击球员绝望的变速球。通过掌心握球的方式,他投出的变速球和直球的投球姿态完全相同,但是在巅峰时期可以产生高达12英里的速差,迷惑那些挥棒过早的击球员。正是靠着这一个法宝,哪怕霍夫曼直球的速度并不惊人,也总能稳健地为球队守住一场场胜利。在2007赛季,尽管霍夫曼的直球球速已经不到90英里,但凭借着招牌的变速球,他的总体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在这场比赛之前的自责分率只有2.53,并且生涯第九次至少拿到单赛季40次救援成功。
可是在库尔斯球场,就算是最优秀的终结者也会遇到挑战,更何况霍夫曼要面对的是洛基阵中从首棒击球员开始的打线精华部分。首位登场的洛基二垒手,日本名将松井稼头央(Kazuo Matsui)就抓住霍夫曼一个失投偏高的直球,击出一支右中外场方向的二垒打,率先抢上垒包。
面对职业生涯末尾的霍夫曼,接下来登场,处于新秀赛季的洛基游击手图洛维茨基没有惧怕,在满球数时看准霍夫曼偏高的内角直球击出中外场深远的二垒打,将松井稼头央送回本垒之余取得了自己的赛季第99分打点。再接下来登场的则是那个赛季国联打击率最高的霍勒迪,面对完全不在状态霍夫曼,霍勒迪也不等待,第一个球就挥出了右外场方向的深远高飞球,教士右外场手布赖恩-贾尔斯(Brian Giles)跳到本垒打墙上也无法抓到棒球,而速度不快的霍勒迪则拼尽全力奔跑,竟然冲出一支三垒打。
两分领先化为乌有,顶尖终结者霍夫曼无法取得一个出局数,洛基的超前分冲上三垒,无人出局,教士的局面无比严峻,在故意四坏球保送了希尔顿后,上场打击的是洛基的替补三垒手贾梅-卡罗尔(Jamey Carroll)。面对霍夫曼投出的第一颗球,卡罗尔迅速挥击,击出了一个右外场方向的平飞球。距离并不深远,贾尔斯接球之后迅速传回,而三垒的跑垒员霍勒迪则是拼命冲向本垒。
本垒板前,霍勒迪头朝前地扑滑本垒,电光火石间教士接手未能接稳棒球,就当全部人的目光都放在本垒主裁判身上时,过了几秒的延迟,他终于做出了安全上垒的手势,凭借这个再见牺牲打,洛基9-8在这场跌宕起伏的进攻大战中击败教士,以一波15战14胜的狂潮时隔12年再次挤进季后赛。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回看当年的这一球,在霍勒迪滑垒的时候,教士的接手迈克尔-巴雷特(Michael Barrett)虽然没能接住棒球完成触杀,但是他的左脚却教科书般地挡住了霍勒迪滑垒的路线,霍勒迪是否摸到本垒板是存在疑问的。但是由于霍勒迪头部着地的滑垒,结束后一嘴是血的他没有展现出任何对自己是否有碰到本垒板的疑惑,再加上巴雷特未能接住棒球,在迟疑之后,本垒裁判还是给出了安全上垒的判罚。如果是在今天,经过视频回放系统的检视,这个判罚被逆转也并非不可能的,只是在视频回放还未启用的2007年,裁判的判决就是最终的判定。
在这场进攻大战中,双方一共击出了4支本垒打,3支三垒打和8支二垒打,你来我往的进攻大战充分展现了库尔斯球场“击球员天堂”的独特魅力,也成为了洛基队史最伟大的一场比赛。在这之后,洛基在国联分区赛和国联冠军赛中又一鼓作气连赢七场,接连横扫了费城人和响尾蛇,队史第一次杀入世界大赛。从9月16日至10月15日这一个月里,洛基在常规赛收尾阶段和两轮季后赛的总和战绩是难以置信的21胜1败。
可惜的是,在国联冠军赛结束后终于得到喘息之机的洛基在九天的休息中完全丢掉了火烫的手感,回到世界大赛,面对在美联冠军赛中苦战七场过关的红袜被打得溃不成军,惨遭对手横扫,遗憾地与队史的第一座世界大赛冠军失之交臂。
在那个对于洛基而言颇为梦幻的2007赛季之后,队中年轻的重炮霍勒迪和图洛维茨基都成长为了联盟顶尖的击球员,前者在2011年随着红雀不死鸟夺得了世界大赛的冠军,而后者尽管职业生涯最终的成就因为伤病稍显遗憾,但依旧拿下了两座金手套奖和银棒奖,称得上荣誉等身。老而弥坚的洛基一垒手希尔顿则将整个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洛基,直到2013年以40岁的高龄结束了17年的大联盟生涯。作为参赛场数、得分数、安打数、垒打数、二垒打数、本垒打数、打点数、保送数等多项队史纪录的保持者,希尔顿的17号战袍也被洛基退役,成为了一曲忠诚的赞歌。
自从2019年希尔顿进入全美棒球作家协会名人堂评选的候选名单以来,他的得票数随着棒球作家们获得更精细的数据,能更清晰地将库尔斯球场的加持从希尔顿的打击表现中排除;从第一年的16.5%,攀升到了去年的52%。或许在这个月下旬,随着本年度的名人堂投票结果出炉,希尔顿成为第一位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库尔斯球场效力的名人堂成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