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记得那些在奥运会上斩获金牌的新生代运动员,记得那些严肃不失幽默的体育明星,但是谁又记得开启中国体育年代的先锋?
而提起乒乓球的盛况与光辉历史,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开创里程碑的前辈——容国团。
容国团,身患肺结核,依旧在21岁时夺得中国乒乓球乃至中国体育界第一个世界冠军,他的职业履历,让多少后辈望尘莫及。
究竟是经历怎样的繁华与落寞之后,容国团才舍得丢下家庭、丢下尘世,让我们翻开他的人生书籍,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容勉之没有多大的本事,劳碌半生也未曾积累多少的家产,能够给容国团的,仅是一方天地的安稳。
他在轮船公司当海员,领的报酬只足够生活花销,不过,在精神上面,容勉之留给荣国团的宝贵财富,无法计数。
容勉之曾参加过香港大罢工以及广州起义,虽然作为香港同胞,当年还无法与内地亲人团聚,但是容勉之一直将自己视作民族后盾。
1941年,因为日寇侵略,香港沦陷,为了远离战乱,容勉之带着妻儿暂避广东珠海的老家。
6岁的时候,容国团进入老家南屏甑贤学校读书,虽然正是男孩调皮捣蛋的年纪,但是容国团自小分得清轻重缓急,从来不耽误学业。
在学校读书的日子,容国团还发掘出了自己的一个特长与爱好,那就是赛璐珞球,一种空心玩具球。
容勉之见孩子对这种玩具球着迷,寻思着可以给孩子发展一门兴趣,于是就找来相似的乒乓球,还搭起了一张简易的球桌。
所谓的球桌,其实就是家里废弃了的旧床板,中间横一根竹竿,便是拦网,虽然简陋不堪,在容国团眼里,却已是新鲜玩意儿。
在父亲的传授指导下,容国团半日时间不到,就掌握了乒乓球的诀窍,并且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别看当年容国团只比球桌高半个头,身体也瘦瘦小小,他打乒乓球的时候可谓是脱胎换骨,浑身透着灵气,进步神速。
当时,学校里面凡是举办乒乓球比赛,那么不出意外冠军铁定是容国团,也因此,他还得了个乒乓小球王的荣誉称号。
容勉之从来不会因为儿子在乒乓球上耗费太多精力与时间而苛责,他小时候做童工,错过了许多了享受童年的机会,所以尽可能的让容国团肆意生长。
容国团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乒乓球也开始不再只是一种兴趣,而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容勉之又携妻儿回到香港定居,继续当海员谋生。
容国团回到香港的头三年,虽然不想放弃学业,但是几次辗转,已经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再加上1948年,父亲丢了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减少开销,容国团只能辍学。
断断续续读了七年书,要让容国团彻底断舍了校园生活,那一时间还真是无法适应,尤其是校园承载了容国团对于乒乓球的太多回忆与追求。
不管转学到香港的哪一所学校,容国团总是学校乒乓球比赛的台柱子,给学校赢回许多的奖牌,也让小小年纪的他体会到了无比荣耀的体育精神。
容勉之原本在商会的工作被辞,只能干回老本行当海员,一个月大半时间都在出海,工资还很微薄。
而容国团的母亲,因为总是想着要先保证孩子的营养,所以常年节衣缩食,拖垮了身体,还感染上了肺结核,这个纠缠了自己余生的顽疾。
母亲需要药品维系,更需要人照料,13岁的容国团在窘迫的现实面前,只能辍学就业,走上了父亲曾经的路——当童工。
他在香港东区的一家鱼行里面打杂,起早摸黑地到码头分拣腥臭污泥里面的鱼虾。
在同龄人享受着明亮的教室时,容国团望着星辰未退的夜空,偶尔也会畅想太阳升起,第一缕晨曦照在脸上,会是怎样的暖洋洋。
为了节约开支,给母亲凑医药费,容国团想方设法地在自己的支出上面抠搜,他从不去餐馆吃饭,也不馋嘴。
支撑他走过那段无助又黑暗的日子的,不仅有家人,还有对乒乓球不肯消散的热爱。
与容国团一起打工的少年们,每天晚上收工以后都会相约去菜市场的猪肉台打乒乓球,那是这群小小少年为数不多的,可以放松的方式。
是金子总会发光,容国团和自己的伙伴们深夜练球的事情被一家鱼行老板注意到,他很是赞赏容国团的球技,也欣赏他的精神。
于是,鱼行老板特别聘请容国团到东买俱乐部做工。在俱乐部里面,白天容国团依旧是做工,但是到了晚上,他可以随意使用俱乐部的器材练球。
既能赚钱,又能找到一个平台继续打乒乓球,这对于容国团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十五岁,容勉之成为香港工人进步组织工联会海员会员,容国团也因此得以去工联会的俱乐部练习乒乓球。
此时的容国团,开始渴望通过乒乓球开创新的天地,因为他知道,如果一直在鱼行打工,那将永无出头之日。
之前,他的乒乓球虽然在校园、在市场都是所向披靡,未逢敌手,但是想要站上更大的赛场,容国团还需要苦练技巧。
正是在工联会俱乐部的日子,容国团的球艺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他每天要花四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练球以及专研技术,所以进步飞快。
慢慢的,容国团成为了工联会俱乐部中最优秀的乒乓球球员,1957年,香港举行全港乒乓球锦标赛的时候,容国团作为了工联会代表参加。
本来,这次锦标赛只是容国团走出俱乐部的一次试水,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乒乓球在全港来说是怎样的水平。
结果,容国团以及其队友们一举获得了男子团体、单打以及双打三项冠军,可谓是把当年的风光全部收入囊中。
经过此一战,容国团名声大振,工联会俱乐部也特意将容国团抽调出来,让容国团专心练球,每月还会发50元的补贴。
两个月之后,也就是1957年4月,日本的乒乓球队前来访问香港,这顶着访问头衔的来访,实际上也是一次与挑衅。
容国团刚刚拿下全港冠军,这一次他的队友们都劝导容国团收敛锋芒,小心行事,莫要意气毁了前路。
他如同一头出生的牛犊,面对日本的世界乒乓球冠军狄村时也毫不怯场,沉着应对。最后居然爆出一个冷门,容国团以绝对的优势连胜两局,打败了狄村。
消息传遍香港,这是多么令人振奋、令人扬眉吐气的好消息啊!容国团成为了英雄,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体育新星。
只不过,获得荣耀的同时,几年时间辛苦的训练,以及日夜打工、衣食清苦,容国团身上留下了各种病痛与顽疾,之后还患上了与母亲一样的肺结核。
因为打败日本的世界冠军狄村,容国团接受了群众的赞赏,也接受了群众的质疑。
他与香港乒总会的矛盾日益凸显,容国团总认为,自己打球为的是家国荣誉,为的是体育精神,但是乒总会的人却要求他打假球换取利益。
那段时间容国团找不到前路的方向,他常常静下心来问自己,自己打球,为的是谁?
1956年,因为被人在参赛名单上做了手脚,容国团失去了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的参赛机会,他对香港乒总会仅存的一点信任也被磨灭。
也是这一年年底,容国团看到了内地体育的发展前景,开始向往回到祖国内地发展。
他给广东省体委写了一封长信,细数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以及在体育事业上报效祖国的决心,并且表示他不需要任何优待,只需要一个机会。
最后,容国团当然是通过了体委的同意,很快他就接到了广州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
容国团时隔6年时间重回校园,居然是通过乒乓球,当年父亲说的行行出状元,真的在慢慢照进现实。
在容国团的日记本里,回忆第一天踏入广州体育学院的心情时,他写下这样一句话:这是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天。
这确实是容国团的新生活,在内地,容国团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关怀备至,什么叫做团体精神。
为能让容国团专心练球,当年的国家队每个月都会给他发放86.5元的工资,容国团再不必勤工俭学,甚至还能改善伙食、增强体魄。
他有足够优秀的队员与陪练,大家每天相互切磋,专研技巧,真正把乒乓球当作是毕生事业在为之奋斗。
1961年,世界乒乓球比赛,容国团虽然才加入国家队,但是已然有实力代表参加。
乒乓球在中国,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的,所以当年的世乒赛,不仅观众群众,就连领导周恩来、等人,也是时刻关注。
但是在八进四的后半程中,顶着巨大的压力,中国队的选手连续下场,只余下容国团一根独苗。
他渴望为国争光,也渴望为自己拿下一个世界冠军的名号,夺得第一名,这是每一个挥洒汗水的深夜,支撑他走下去的念想。
这是他和队友们的加油打气的口号,他不知道,场下,队友们早就准备好了鲜花准备迎接他,不管是输是赢。
针对决赛对手西多,容国团知道,只靠技巧,获胜的几率不大,他必须找到西多的弱点,才能因巧制胜。
决赛开始,容国团按照自己预想的策略,在球桌上将西多调动得气喘吁吁,根本发挥不出自己的技巧优势。
而容国团则保留实力,在关键时候利用自己小巧灵活的优势,出奇制胜,赢得了冠军!
那场世界乒乓球比赛中,容国团以3:1 的绝对胜利击败西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
这块金牌,是中国乒乓球,乃是世界体育的第一块金牌,是中国体育史上最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之一。
正是因为容国团通过乒乓球找到了中国在世界体育联赛上面不可低估的位置,平乒乓球项目才能在中国体育体系的位置坚不可摧。
乒乓球成为了群众们寄托民族情感的载体,当年容国团回到国内,看到的就是全民举办、参加乒乓球比赛的空前盛况。
但是容国团并没有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按停在这最光辉的时刻,他自小热爱学习,当了职业乒乓球员后也没有放弃过继续学习。
容国团常常分析、借鉴行业前辈的技术战略,融会贯通成为自己能够学习和吸纳的方法。
同时,获得冠军后的容国团从不骄傲自大,他乐于传授自己的技巧,在1964年还担任了国家女子乒乓球的教练。
女子乒乓球队伍,在容国团的废寝忘食、亲自操练之下,最后在与日本队伍的迎面相逢中取得胜利,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赛。
容国团通过他毋庸置疑的实力、艰苦卓绝的奋斗、丰富精锐的头脑,让他的成功之路坦荡风顺。
但是,就在他获得世界冠军之后的第九年,一个寻常普通的日子,容国团居然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原来特殊时期内,也就是1966年开始,包括容国团在内的大部分体育界从事者都没能逃过批判。
容国团那些优秀的成绩,那些国外出访的经历,一下子从荣誉变成了污点,成为了自己的罪行。
他不能再与队友训练,不能把自己的热爱光明正大的摆上台面,还要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让妻儿受到牵连……
容国团的脸上不再扬起笑脸,取而代之的是苦闷、是忧虑,是日夜不能安眠的憔悴!
1968年6月20日晚上,容国团的妻子黄秀珍回到家中,发现丈夫居然还没有回来,她预感不妙,赶忙出去寻找。
这个31岁的世界冠军,用最决绝的方式与世界告了别,在他的口袋中有一封遗书,上面写着:我爱我的荣誉胜过我的生命。
他自杀,不是因为怯懦,不是因为接受不了批判,而是为了证明体育的清白,证明他每一步路走来的清白!
1978年,容国团恢复声誉,乒乓球也再次成为了全民最受欢迎的体育竞技之一,可惜容国团不能再见这样的盛况。
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一个真正的体育明星,应当就是容国团这样的人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